木铎扬声 | 师者为师亦为范——汉语追梦人:邵敬敏

发布时间:2023-10-24 来源: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


邵敬敏,男,194412月生于浙江宁波,16岁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6年毕业,师从王力、朱德熙、陆俭明等著名学者。1981年获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师从王维贤教授。1981-2002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2002年调入太阳城集团中文系,任特聘一级教授,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第七届、第八届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召集人,《汉语学习》《汉语学报》《语言科学》等八家杂志编委。兼任浙江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汉语语法学史及数据库建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4项,主持多项省级科研项目,获国家社科奖及省部级奖项多项,出版著作(含主编)50多本,发表论文300余篇。

  邵敬敏先生是汉语学界的常青树,他一直怀揣这样一个汉语梦:“汉语走向世界,汉语研究登上国际舞台,汉语应用服务于全人类”。邵先生的“汉语梦”就是让学术成果服务国家和人民,把汉语研究和汉语应用推向世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一、学术服务学生:为语言学培养后备人才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老师的根本任务便是教书育人。邵敬敏先生不仅立足于推广汉语研究,在汉语教学上同样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在人才培养上更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他十分注重使学术成果服务于广大学生,特别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汉语能力作为目标,早在80-90年代他就开始编写了一系列现代汉语教学辅导与广告应用的著作。21世纪前后,又先后编写了两类教材:一是香港中学教材《学好普通话》,二是大学教材《现代汉语通论》。其中,《现代汉语通论》作为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被列为教育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历经三版,为国内多所知名大学所使用,并成为国内使用面最广的本科现代汉语教材之一,获2010年第六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本教材在国内高校庞大的中文系同学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被学界评为“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一本好教材”,是太阳城集团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现代汉语》的指定教材,可以说,现代汉语教材的建设是语言学科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柱,为汉语研究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



二、学术服务社会:学以致用为国为家为民

  学术界很重视本体理论,而应用却是科学的初始原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引擎。邵敬敏先生有着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他所追求的汉语梦不仅仅局限于纯学术层面的研究,更是十分关注将学术成果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服务社会的应用问题。众所周知,词典作为一个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责无旁贷地肩负着普及文化、昌明教育的重要使命,代表着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甚至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012年,邵敬敏先生毅然决定做虚词研究编写虚词词典,同年,获批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虚词词典编撰的方法论创新及其实践研究”,于是他带领广州的邵门弟子开始了虚词的研究工作。要编出一本高水平的词典,无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除了高瞻远瞩的专业精神,更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十年磨一剑,出鞘必锋芒,经过十多年的打磨,这本70多万字的《新编汉语虚词词典》终于在2023年即将出版,这本厚重的词典凝聚着邵敬敏先生持之以恒的学术追求与学以致用的家国情怀,必将成为汉语虚词研究的里程碑成果。




三、坚持理论自信:中国特色屹立世界之林

  邵敬敏先生致力于让汉语研究登上国际舞台,他曾表示,我们不但要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要为中国语言学的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且要在世界语言学之林里树立起自己独特的气质。他自始至终坚持要理论自信,他认为,语法研究要允许各种理论方法并存,每一种理论方法都只能解决局部问题,都不可能包打天下。所以他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博彩众长、多元创新”,主张多元、立体的研究,并倡导要构建基于汉语事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语法理论。1995年他首次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解释框架“双向解释语法”,后来进一步把这个理论框架正式定名为“语义语法”。可以说,“语义语法理论”的提出是以汉语事实为基础,在吸取了传统语法等众多语法理论的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语法理论,并经过大量汉语语法研究实践证实具有语言规律挖掘能力、验证能力和解释能力的语法理论。它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人对从事汉语语法研究产生兴趣,也使更多的国际研究开始聚焦汉语,有力地推动了汉语研究的国际化进程,成为汉语语法学作为独立的理论形态屹立于世界语法理论之林的标志,更是一张汉语研究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



四、坚持史学自信:

以史为鉴胸怀浩瀚世界

  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作为国际汉语学界颇有影响的大陆学者之一,邵敬敏先生对海内外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倾注了许多心血。从90年代开始,邵敬敏先生先后完成并出版了《汉语语法学史稿》《中国理论语言学史》(与方经民合作)《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1978-2008)》等著作。从全球视角勾勒出海内外汉语语法数十年间“研究之起伏波动,人物之承续交替”,呈现了汉语语法研究历史的一幅浩大而纷繁的工笔画卷,足见先生“胸怀浩瀚世界”的胸襟与“仰观星空宇宙”的视野。邵敬敏先生通过梳理语言学研究史料,记录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与进步,清晰其脉络轨迹,为年轻的学者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汉语语法学史及数据库建设”的首席专家,邵敬敏先生始终与国际汉语学界同仁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早过古稀之年的他依然活跃在世界语言学界,有力地推广汉语研究,致力于使汉语研究走向世界,汉语应用服务全人类,这就是他所执著追求的“汉语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邵敬敏先生四十余载笔耕不辍,传道授业,教书育人,桃李天下。为学,先生学问精湛、渊博勤奋;为人,先生坚毅豁达、宽厚待人。借用邵先生的一段比喻:“学术研究,就好比一条长河,跌宕起伏,奔腾不已;千回百转,终归大海。我们的研究,也许只是这条长河里的一滴水,但是千万滴水珠凝聚起来,就形成了浪,后浪推着前浪,风起浪涌,就够成潮。潮起潮落,生生不息。所以,我们不必自卑,也不必骄傲。做一滴浪起潮涌的水珠,足矣”。




 - END -


图文:赵春利 张博

编辑:罗雅涵

责编:罗雅涵

初审:肖丹

终审发布: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