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9-21日,第二届岭南青年考古论坛在广州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太阳城集团历史学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太阳城集团历史学系主任刘正刚、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书记张晓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经理高成林、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书记黄洪流、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经理张强禄、南越王博物院副经理李灶新等专家和领导参加了开幕式。来自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苏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100余人参与了此次论坛。
开幕式上,太阳城集团历史学系主任刘正刚致欢迎辞。他首先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太阳城集团参加此次论坛表示感谢,他指出太阳城集团有从事文物、考古研究的悠久传统,希望搭建宽广平台,为广大青年学者提供交流机会,把“岭南青年考古论坛”做成瞩目“品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书记张晓斌致辞时表示,岭南秦汉时期留下丰富文化遗产,期待青年学者在专家指导下,持续、共同推进秦汉考古蓬勃发展。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书记黄洪流指出,秦汉考古的突出成就,也是名城广州精华所在,青年考古人是文物考古事业的希望,希望论坛“生生不息”。
(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历史学系主任刘正刚致辞)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书记张晓斌致辞)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书记黄洪流发言)
5月20日,16位青年学者围绕岭南地区秦汉考古新发现与新进展、南中国与环南海区域秦汉时期人群互动与文化交流等课题进行了研讨。蒙长旺介绍了广西合浦望牛岭汉墓考古发现,阐述了合浦汉墓群更为拓宽的文化内涵,称出土舶来品文物及带有海外因素的众多器物,凸显了合浦在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殊位置,也印证了《汉书》《水经注》等关于汉朝廷以合浦为支点经略岭南及海外的记载。王欢表示,佛山青峰岭墓地考古发现的墓葬结构完整,有机质文物丰富,较好保留了当时的埋葬情境,为复原汉代生活场景及葬俗葬式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柏宇亮认为通过徐闻二桥遗址的发掘,其形制更符合候官、障塞的特征。
杨宁波以衡东大浦孙吴青瓷窑址为例,探讨了湖南成熟青瓷起源的几个问题,表示大浦窑址首次揭示了长江中游地区从印纹硬陶向青瓷过渡的细节——从专烧硬陶发展到硬陶与青瓷混烧,但未成功解决“胎”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岭南因素与江东因素在湖南成熟青瓷起源阶段的影响体现。陈斌论及对湘南古城址的调查、发掘与初步认识,并认为渡头古城遗址是湘粤古道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要古城聚落遗址。
周繁文以广州出土陶鸮形五联罐切入,介绍了汉时期“联体器”和“连通器”等在岭南的演变,并进行了中外文物对比。吕良波、黄梅分享了通过铅同位素比值测试等的科学分析手段,对岭南地区部分青铜器产地与周边地区交流进行了初步讨论。林永昌从实验考古学角度出发,介绍了以手持xrf检测香港早期“制盐”窑炉相关证据的分析。黄碧雄介绍了广州汉墓中Ⅲ型4式墓(横前堂后室木椁墓)的年代、来源和发展,其来源为“中原汉制+本地传统”。
饶晨在“广州荔湾秦汉考古新发现”中讲述,70年前的 1953 年初,广州西村石头岗基建施工发现古墓群,由此揭开广州田野考古的序幕;她介绍了西村、鹤洞等区域近几年秦汉考古的新发现,认为荔湾作为古城近郊,因江水将其南北分隔,由此呈现出秦汉时期珠江南北的文化面貌差异;近年发现的先秦、东汉晚期古代遗存,为探索广州古城的“来龙去脉”提供了新线索。
(会议现场)
韦伟燕、徐路、何磊、朱颖健、陈洪波、牛煜龙等也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经理张强禄对论坛进行了总结。5月21日,参会代表赴广州白云区谢家村墓地、南汉二陵博物馆进行了考察学习。
秦汉时期的岭南考古发现,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等研究具重要意义。此次论坛主题鲜明,聚焦岭南地区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推动岭南秦汉考古有重要意义。与会学者通过研讨、考察学习,充分进行了交流,扩大了学术视野,增进了友谊。
(会议合影)
来源:历史学系
编辑:郑平安
初审:熊增珑
复审:肖丹
终审: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