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成功举办中国报告文学及非虚构写作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22-12-23 来源: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


2022122日至4日,“中国报告文学及非虚构写作”的三场系列讲座在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成功举办。该系列讲座由太阳城集团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主办,太阳城集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和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协会协办。讲座采取线上方式举行,参与讲座的线上观众累计超过900名,参与度高,线上互动气氛热烈,取得了较好的学术交流与传播效益,对进一步认识和阐释新时代中国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写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场


报告文学、非虚构的理性辨识与文学分合



122日晚7点半,第一场讲座以“报告文学、非虚构的理性辨识与文学分合”为主题,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的徐剑老师担任主讲。讲座由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张丽军教授主持。

徐剑老师开篇明义,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报告文学的每一轮勃兴,都伴随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抗美援朝战争,诞生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志愿军司令》;改革开放的科学春天,呼唤出来了《哥德巴赫猜想》,接着分别从源流、异同、真实、坐标和合流五个方面来阐述报告文学与非虚构的分合。

在异同方面,徐剑老师点出: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就是高与低、大与小、重与轻、宽与窄的关系。报告文学呈现的是对一个时代重大事件的记录,而非虚构就是一个家庭、一座村庄、一个群体命运的短歌散曲。一个是殿堂性的书写,一个是处江湖之远;一个是国史叙事,一个是私人档案;一个是宏大题材,一个是苍生世相;一个侧重于时代之声,一个注重百姓之情;一个写江山家国,一个观人生命运。前者是对时代精神的宏大叙事,后者则是对百姓内心世界的细微观摩。而今与20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相比,今天的非虚构远未达到报告文学的顶峰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非虚构既是对报告文学作家书写的拯救,也是对报告文学体裁的弥补。

从真实上讲,徐剑老师强调真实性都是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共同安身立命的底线。究其原因,这既是社会价值确立的需要,也是读者受众阅读的需要;既是一种成熟社会的需要,也是传世之作的需要。既然是真实的,那就必须全真、唯真,应该具有千秋信史的标准。

从合流上看,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做到真正的合流,需要不断实践。这就需要作家有宽阔的视野和深厚的科技素养、精神素养和经济素养,对人情世故的练达与了解;需要作家有犀利的目光、有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文学、审美感受,看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不仅具有思想的高贵、殿堂气派与雅正之美,更有一种上古之气。

在互动环节,徐剑老师以自己21次进藏的创作经历,讲述报告文学所需要的以脚步丈量大地、以生命体验为创作基点、以真实为原则的审美理念,回应了听众所提出的问题,勉励广大的创作者以报告文学的形式书写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变革和人民的创造性精神,极大提升了学生对中国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写作的研究与创作热情。


第二场


 时代的文体、真实的文体、人民的文体——中国报告文学再认识


 123日晚7点半,第二场讲座以“时代的文体、真实的文体、人民的文体——中国报告文学再认识”为主题,由著名文学评论家、曾担任文艺报副总编辑、作家出版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张陵老师主讲。讲座由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张丽军教授主持。

张陵老师从时代的文体谈起,分析了报告文学的三个时代浪潮,第一,报告文学产生于19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大变局的年代,在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深刻影响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历史进程。一种具有鲜明的革命精神的文学文体,也顺应时代的潮流成为中国文学,夏衍的《包身工》写出了中国工人的悲惨生活和苦难命运。第二,中国报告文学的好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以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理由《扬眉剑出鞘》为代表的报告文学和小说、诗歌等文体一起共同发力,开创了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第三,进入新时代,中国报告文学积极参与反映国家脱贫攻坚、建设小康社会、乡村振兴、走共同富裕道路等国家“民生”战略的实施,再次承担起文学反映现实的艰巨任务。报告文学以大批优秀的作品,描写了中国“摆脱贫困”的伟大历史进程,反映中国全面实现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风貌,进而反映中国为世界反贫困斗争提供中国方案。

接着从真实的文体谈起,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报告文学的真实,不是新闻的“真实”,不是科学的“真实”,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果真”,而是文学的“真实”。报告文学作为一种“脱虚向实”的文学,正好化解了文学过度虚化产生的时代性问题,弥补了当代文学长期务实不足的缺陷。

最后张陵老师就人民的文体谈起,认为报告文学的文体就是一种纪实文学的文体,同时也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文学”,通过报告文学进行实践,并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报告文学的“中国化”就是打造铸就反映表现中国现实“真实”的品质,就必然要把自己的立场观点向人民转移,使文体向人民倾斜。报告文学把“深入生活”当作创作的重要过程,“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的创作经验,形象地揭示了报告文学优秀作品宝贵的创作经验和创作秘诀。张陵老师为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学生答疑解惑,并推荐了何建明描写乡村振兴的报告文学《那山那水》及朱晓军所著表现医患关系的报告文学《天使在作战》。


第三场


非虚构与文学的非虚构时代


 124日晚7点半,第三场讲座以“非虚构与文学的非虚构时代”为主题,由文学博士、《东吴学术》主编、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丁晓原教授主讲,讲座由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张丽军教授主持。

丁晓原教授从“非虚构文学及其关联指称的知识谱系”谈起,首先讲述了报告文学在西方的兴起,在印刷发达之后,报告文学成为近代工业社会的产物,通过举例分析西方作家的报告文学,如海涅描写德国矿工的《旅行杂记》、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描绘俄国十月革命的长篇报告文学《震撼世界的十天》等,证明报告文学不仅题材多样,其主题的取向具有批判性

第二点丁晓原教授谈到“文学的非虚构时代”。非虚构独特存在于作为叙事方法,作为文类,作为写作方式,或作为写作精神的四个方面,以对现实的参与、关注和介入,反拨对现实的疏离,纠偏创作中的凌空蹈虚。丁晓原教授通过列举大量非虚构文学书目来反映中国非虚构文学的现状,重点推荐了自由写作者袁凌的《寂静的孩子》《青苔不会消失》《汉水的身世》几部作品,从而体现出具有独特写作方式、非虚构写作精神的中国非虚构文学的实践性。

第三点丁晓原教授谈到“非虚构文学的价值设置”。“美学和历史的”标准是恩格斯提出的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也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文学的意义,尤其是非虚构文学意义的最终达成需要通过文学的方式。通过创作者的实录(记录、记忆、见证)或翻阅历史档案(非历史著述、社会调查报告)以非虚构文学的方式反映现实、存活历史、透视人性,这些实践具有非虚构的审美品格。丁晓原教授点出现在的非虚构有基本的实录价值、历史档案价值,但是文学品相、文学品格审美品格趋势仍需要进一步提高。理想的非虚构是诗和史的有机结合。

最后,线上许多同学积极提问,丁晓原教授也一一给与了解答,并呼吁高校学生可以尝试调整研究方向,多关注报告文学及非虚构文学这个不断勃兴和发展的主题

总之,“中国报告文学及非虚构写作”的三场系列讲座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圆满成功。三位讲座的演讲者都是中国报告文学创作和研究一线的著名作家和评论家,有着数十年中国报告文学研究与创作的深厚经历、丰富经验和深刻思考。因此,本次系列讲座呈现鲜明而深刻的学术性、思想性、前沿性品质,从理论源头、现实实践和时代需求等角度阐释中国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之于新时代中国文学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在促进学术交流和探索的同时,极大鼓舞了学生对中国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文体开展创作与研究的信心、热情。






来源: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中文系

排版:邹肖瑶

初审:李秋平

复审:张丽军 肖丹

终审: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