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沙武田:敦煌画商人遇盗图中的丝路交通

发布时间:2022-10-10 来源: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


 2022930日晚,由陕西师范大学沙武田教授主讲的“敦煌画商人遇盗图中的丝路交通”学术讲座在太阳城集团第二文科楼807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由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中外关系研究所所长刘永连教授主持,以“线上+线下”方式联动进行,线上与会者有来自海内外各高校的师生及相关爱好者,线下主要是中外关系研究所的师生,共有近500名师生听取了本次讲座。


沙武田教授


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分为六部分。

沙武田教授先从地理位置、空间区位以及历史文献的记载,指出敦煌在丝路国际商业贸易网络中的枢纽地位。梳理当前敦煌与丝路交通贸易研究的学术史,提出了敦煌石窟绘画中“商人遇盗”问题。


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地位

 “商人遇盗图”是依据《法华经变》与《观音经变》等经典中的“怨贼难”情节的图像表现,出现在敦煌石窟多处图画中。沙教授通过对隋、唐、五代、宋等不同时期敦煌图像中“商人遇盗”的分析,指出其内容、结构从复杂到简单的转换,反映了不同时代丝路贸易的概况。


胡商遇盗图举例


接着,沙教授细致分析了图像中的“商人”形象,指出他们是汉晋北朝隋唐时期活跃于中国境内的,以粟特九姓胡人为主的“胡商”“商胡”。古代社会中,粟特胡人重商的观念与中国传统社会轻商的文化现象形成鲜明对比。而敦煌壁画中出现的“怨贼”形象多是中原王朝官兵。为什么敦煌壁画中,一致地将“强盗”画成汉人官兵的形象呢?这种令人费解现象在古代文献官兵劫商的记载可以找到答案。由此,胡人商队中职业的武装力量——“作人”(即保镖)也逐渐出现。


唐墓中的粟特胡人形象

官兵形象的盗贼


此外,沙教授还指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人们的印象中,都认为骆驼是丝路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实际上,丝路运输工具有着驴子、骆驼、骡子和马、牛等多种形式。通过对敦煌画中“商人遇盗图”的统计发现,价格便宜、耐苦耐劳、好养活的毛驴才是丝路交通的主要工具,而骆驼因其价格昂贵、特殊需求多,在丝路贸易中主要起到寻找水源、预知风暴的作用,数量相对有限。

敦煌壁画中的毛驴、骆驼、骡子与马


敦煌壁画中毛驴的突出地位


唐墓中出土的毛驴三彩陶俑


最后,沙教授指出,作为图像文献的敦煌画商人遇盗图,以绘画语言为形式、在佛经文字语言的规范下,通过佛教信仰的媒界,把隋朝至宋、西夏时期活跃在丝路上,以粟特商人为主的商业活动中,颇为惊险的一幕幕定格在了不同的石窟和壁画上。这些小幅图画,在整体敦煌壁画中虽然微不足道,但在“图像证史”观念和方法的指引下,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讲座过程中的学习和讨论


太阳城集团中外关系研究所所长刘永连教授作了最后总结,并向沙武田教授表达了真挚的感谢。经卷图是丝路生活的真实写照,从这些图中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形象生动。这启发了我们在研究历史时,也要注意史料的多样性,变抽象为形象。


刘永连老师谈学习感受

本次讲座依托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高水平团队建设,旨在推动学术交流。未来,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中外关系研究所将继续围绕学术前沿动态和教学科研需求,邀请更多著名学者开展学术讲座,为师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交流平台。

供稿|中外关系所

排版|边晨越

审核|肖丹

终审|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