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秋野读书会·经典系列NO.5 -《中国诗学》- 传释活动与比较诗学

发布时间:2022-05-15 来源: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


   56日晚,第五期秋野读书会经典系列成功展开,本期读书会探讨叶维廉的经典作品《中国诗学》,读书会由唐诗人老师主持,邀请朱巧云老师作为嘉宾参与讨论与点评。




本次讨论开始,李蓝鑫同学提出诗画关系是艺术史上的经典问题。韦勒克反思诗画研究,对诗画研究的共同基础进行发问;宗白华继承中国古代的诗画本一观点,立足于中西文化交汇处,以民族共同审美和民族精神发掘中国独特的诗画关系价值,隔空回答了韦勒克的发问,但仍有不圆融之处。而叶维廉从中国诗歌灵活的语法和中国画多重的透视入手,展现了超媒体的诗画观。

  

丁春华同学认为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不同于文言文,它在语用层面可以跳出语法规则,颠倒语序;文字组合因为跳出语法规则,由认知构成组合有了更多解释的可能。


胡培怡同学表示,如果只是平常的生活,我们大概率只能体会到新旧两种冲突。但是在进行传释活动时,我们能在一场足够丰富的精神之旅中观察到自己对人、事、物的看法,可以在思考中重新认识世界,可以在对比中发现时代观念的更新。保持开放,不断变化,不断生长。

   

蔡荠萱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特性是由中国传统文学的传释过程决定的,由于汉语的特殊性和中华文化传统的特性,中国的传统文学批评自然而然地走上了“点、悟”式的道路,它有利有弊,但总归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瑰宝,我们要发扬其长处,补足其不足,坚定文化自信,避免走五四期间莽撞的老路。

  

黄君妤同学则从另一角度诠释“点、悟”式批评,提出诗歌景象模棱的、若即若离的关系应是读者先感而后思的,而不是先思而后感的。先感后思强调读者的价值,以读者为主体,隐藏在作品里面的奥秘,只有读者亲自阅读才能领会。而“点到即止”这种研究中国诗学的方法呈现出先感后思的诗学风格。


  

林啟慧同学认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物象自现的手法将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邀读者进入这情景中,构造了一个可供自由观、感、解读的空间,读者可以在这种情境里用各种视角观察,用自己的经验常识进行解读和感悟,实现解读上的自由性。

  

梅傲雪同学提出比较文艺学的意义正是建立在解决传释学问题的基础上,即在比较中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群可以理解某一文化更深层的含义。当人们产生交流的欲望时,总归不过是为了“表达自我”,或是“了解别人和自己是否存在共同点“,即比较自己与他者。文化的交流也是如此,不同的文化在比较中建构、完成对自身的了解与认同。

  

李秋平同学注意到叶维廉在《与作品对话——传释学初探》中第三个个案中关于翻译的问题。翻译是两个文化系统之间的“通驿港”,更是两种民族意识、默契、文化碰撞下建构影响的产物,很难找到“标准”的诠释,只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汇通”。因此在跨文化研究中,要始终保证历史的、动态的、平等的、尊重的眼光,看待不同文化互译下存在的偏差,并且通过不断探索文化内核,寻求更大程度的“真实”。




徐瑞迪同学以“雾海航行”来比喻诗歌的“隔”与“不隔”,认为它体现了生发于人们心中的心理距离。文章或清晰或朦胧,都是对距离的选择和调整,不同的传统自有其合理之处,无高下之分。人们无法丈量,但可以通过追求自然达到唤起普遍情感的效果,自然并非天然,不论怎样的方法和技艺,总是需要经过自我的改造,染上自己的色彩,道化肉身。

  

谢乔羽同学从传释活动的两个面向展开陈述,并提出“跨语际的美感客体能否建立”的问题,进一步得出中西两者异质文化或许应该“求同,也存异”的观点。正像唐老师所言,传意和诠释两者形成对话关系,或许是更好的状态。

  

洪咏雅同学循着叶维廉先生所期待的“东西方文学所共有的文学规律”的观点出发,深入了解到比较文艺学于我们的价值。如朱老师所说——在比较视野下的文学作品解读,既是有助于寻求人类共同的文学规律,亦是有利于本民族在文学作品上的自我反省。



在讨论过程中,两位老师根据每位同学的发言主题,作了细致而丰富的阐释与延伸,包括跨媒介传释活动、点悟式批评方式的适用性、传释活动与比较诗学的关系问题等。比如,唐诗人老师在谈及文学的传释活动和比较诗学问题时,提醒同学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传释现象与比较的方法,认为作者的传意与读者的诠释两者之间应形成好的对话关系,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也不要停留在观念层面,不要浮在面上做自以为是的泛泛而谈的比较,要综合文艺作品、历史文献等各学科材料来不断细化甚至落实我们的观点。



朱巧云老师为同学们提出了可延伸思考的两个问题,一是自觉的比较意识;二是从更广阔的视野下理解传释活动与比较诗学的关系问题,包括以下四点:文学作品跨文化解读基础上的理论建构、异质文化背景下批评方法的比较、文学理论的跨文化接受与跨学科的理论生发。最后总结了比较诗学的意义:比较诗学有利于本民族诗学的自我反省与自我发现,在总结和认识本民族诗学在世界诗学中的特色和地位的同时,有助于寻求人类共同的文学规律,由此促进文学理论的创新。

  


读书会最后,朱巧云老师表扬各位同学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能够凝练核心问题,根据叶维廉的观点展开讨论,并且进行延伸性思考,理论阅读和逻辑思维的能力都有明显提升。同时也指出,对于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不仅要有细致的文本分析,也要有评价,可以从历史、现实与跨文化三个维度出发,思考文本对读者的启发及其存在的特色与不足。



海报设计:彭如诗

微信编辑:朱巧云  谢乔羽

照片摄影:蔡荠萱  谢乔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