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文学研究”高峰论坛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1-11-15 来源: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

新世纪文学走过的这二十多年,不仅是时间上的延伸,它在体量增长、形态变化、关系变动等方面,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更多地挖掘文学的立体感与丰富性,2021年11月6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和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承办的“新世纪文学研究”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太阳城集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及单位的近60余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与了本次论坛。


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经理程国赋教授致开幕辞


论坛于11月6日上午九点正式开始,开幕式由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白杨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程国赋经理致开幕辞,对新世纪以来呈现的文学新景观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并提出本次论坛会将为新世纪文学的佳作挖掘、方法开拓以及整体发展提供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宋剑华教授致欢迎辞,他提到,无论是“五四”还是新时期,特定时代造就了特定时代的辉煌。置身于这个时代,要以新的眼光看待新世纪文学,并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对新世纪文学创作的多元性、网络文学的合法性,对审美价值、青年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审美需求,新媒体创作的正确导向,纯文学与通俗之间的相互兼容,文学批评的自我调整和理论重构等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并为新世纪文学未来的发展走向提出一些宝贵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宋剑华教授致欢迎辞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先生给本次论坛发来了视频祝辞,在视频中,他将“新世纪文学”理解为一个根据自然的、客观的时间节律而产生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新世纪文学”处在“新时期文学”的延长线上,是一个“长二十世纪”,但与“新时期文学”相比,它的基本特征与内在逻辑也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和变化。因此,他希望面对新世纪、新时代的新变局,批评家更应以历史的自觉,对新世纪文学、新时代文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辨析。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杨早先生,就本次论坛也进行了主题发言,他提到了网络时代下的文类与跨媒体现象。他以微信公众号为例,指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内容呈现截然不同,后者标题的话题度高低将直接决定读者的阅读意愿,因此标题的“强吸引性”是网络平台信息呈现的主要特点。在新时代,需要理解文学环境、拟想读者以及写作机制的转换,同时也需要考虑进入网络全媒体时代之后对文学氛围与写作的影响。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先生给本次论坛发来的视频祝辞



       论坛共有四场主题发言。在评议环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杨汤琛老师将第一场主题发言,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当代文学研究的现象、方法的一个综合性思考,具有较强烈的学术敏感度和前沿眼光。如郭冰茹老师主要讨论新世纪的女性写作,认为性别意识和性别立场不能够被本质化,应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被视为一种方法和一种知识的体系,在文本中还提出女性写作的多元化现象,拓宽了新世纪女性文学研究。如黄发有老师谈的是现当代文学期刊,他认为文学报刊研究出现了版本不明、期刊研究不均衡、历史视野缺失等问题,黄发有老师就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并且还就期刊和媒介的互动,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方法,这个也很值得我们思考。如白杨老师主要谈的是新世纪以来海外新移民文学的向内转趋向,它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意识,同时它通过历史的书写体现了对当下中国的社会性思考。第二类,是对当代作家的个案研究,主要从具体的作家、作品出发,或是以小见大,或对是经典的再解读。刘大先老师以滕肖澜的《心居》作为他透视的对象,展现的是当代新市民小说写作的一个动向,而更重要的是刘大先老师以此为支点,思考了文学的承担和责任性的问题。李振老师谈的是当代青年作家魏思孝《王能好》的论述,由此延伸到新乡村文学,李振老师认为,魏思孝的创作呈现了一种代表着诚实的乡村书写的现实主义的态度,体现了一种新的时代内涵。陈思老师主要从美学风格入手来探讨李洱的《应物兄》,他提出反讽和抒情二重奏的美学的动力机制。程旸老师谈的是王安忆个人的都市性,他通过回到作者的内部来对小说进行重新的辨析,这一新的角度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

       广州大学的李建立老师对第二场幽默犀利的点评,将论坛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第二场的主题发言中,张均老师并没有刻意地拉开一个历史时间的纵深,而是将这些出现在不同年头、不同媒介上的涉及到的底层作品放在一起,以共识的、比较的眼光,对有关底层的各种叙述的优劣得失做了非常明确,有时也是非常坦率的判断,这些判断不仅对学者、批评家、读者是耳目一新,对于写作者也会有不少的喜欢。黄灯老师的发言是以作为学者的黄灯,对作为作家黄灯的作品的传播情况进行了分析,这与随后项静老师的发言有了惊喜地互文。霍艳老师对互联网读书人的分析,让人眼前一亮,让我们意识到互联网不仅塑造了读书人,还塑造了读书人所供应的知识的状态。张丽军老师的发言堪称是在新智能时代勇敢地为文学艺术一遍。虽说前半部分忧心忡忡,后半部分的雄心勃勃也展示了他一贯的博学和犀利,给人很大的启发。之后发言的李学武老师和吴晓佳老师分别从叙事模式和电影作品两个具体的角度,一正一反坐实了张丽军老师提出来的悖论。在第二场最后发言的林培源老师,从小说的常识和反常识的角度,提出小说如何在虚构和现实之间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第三场的评议人是杭州师范大学的王晴飞老师。在第三场的发言中,叶君老师提到,“底层”这一概念并没有使我们更多的去理解被称为“底层”的群体,反而在人群之间制造了敌意,甚至是仇恨,然而“强势”和“弱势”并非就是固定的,在一定的情境中,二者可以相互转换。马兵老师和行超老师都将视线聚焦到了80后文学,突破命名给“80后”带来的固化。曹霞老师对魏巍的研究,从一些常见的概念里开出新意。何瑛老师分析了徐则臣的小说创作,在碎片化的时代里,我们如何跟宏大的历史和生活建立联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李亚萍老师探讨了葛亮写作中的许多问题,认为葛亮借笔下的人物,更多的是想表达作者想象中的文化融合。林峥老师在发言中提到了阶层,聚焦于珠三角的城中村,对农民工的主体性进行了相关探讨。杨汤琛老师的探讨则从地方性出发,谈九十年代以来广东的新诗。而在各方融合的大趋势下,文体也难以独善其身,唐诗人老师的发言就表明了文体之间的共融趋势。



       第四场由吉林大学的李振老师进行评议。他将第四场的发言也分为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分析,如王晴飞老师对刘亮程《本巴》的分析;包莹老师对鲁敏小说创作整体梳理;丛治辰老师从须一瓜小说的一个特征推进到小说的记忆,进而推进到城市书写的复杂性和可能性;蔡东老师则从自身的写作实践出发,呈现了对女性的诗性讲述。这样一种姿态与王怀昭老师对21世纪以来女性诗歌的理论梳理是相得益彰的。另一方面是对新世纪文学问题或者文学现象的评述,如李德南老师从“加速”、“融合”、“重叠”这三个关键词出发,对新世纪文学的发生语境与美学趋势的探讨;苏晓芳老师对网络职场小说的基本特点、意义走向和问题进行了的宏观评述;孙伟老师从美术活动进入到鲁迅的文学世界,通过鲁迅对两种艺术样式的不同态度,试图拓宽鲁迅研究的新空间;贺江老师借助《云中记》将“新感受力”呈现出来;龙扬志老师则从整体上细致阐释了谢冕先生对百年新诗谱系梳理的重要贡献。


线上参会嘉宾


       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申霞艳教授就本次论坛作学术总结。在总结中,她提到,科技的发展给生活、文学都带来了新景观。过去要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那么在今天我们还要处理人和手机、人和新媒体的关系。会议所探讨的问题中,也谈及了媒介跨界,还涉及到了地方性的知识和地方性的经验对文学带来的影响。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的李德南先生作最后致辞,他表示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做这样的交流,不仅是思想火花的碰撞,更是对人际距离、心灵距离的再度拉近。

       总的来说,本次论坛立足于“新世纪”这一新的时代与文化语境,对相当数量的作家作品及题材、体裁进行了相关讨论,关注了都市文学、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等文类,关切女性写作、底层写作、非虚构写作、70后写作的新动态,同时对新世纪的诗歌创作及电影进行了研讨。关注了现实主义主潮和时代之间的互动关系,关注了海外新移民文学的中国叙事,关注了新语境下经典主题的再解读与再阐释,同时也涉及到新兴媒介的介入性力量对于新世纪文学的诸种影响。


文学是我们理解时代、历史和自我的一个最有力的支撑点,也是个体生命得以丰富展开的最佳形式。新世纪以来,文学市场的发育、网络影响的扩大以及传播媒介的深度参与使文学批评经历着革命性变革,时代赋予的“召唤结构”要求评论家们在推动新世纪文学发展中肩负起自身的使命。在本次论坛中,来自文学界、评论界专家学者们的精彩发言,他们从各自角度所提出的问题以及作出的分析,都是对新世纪文学拓进的有效观察和阐释。本次论坛的召开,也将为新世纪文学研究和大湾区文学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线下参会嘉宾合影


文稿 | 古格妃

排版 | 汪  幸

审核 | 白  杨

终审 | 魏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