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获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1项,项目立项数在公司名列前茅。总体来看,获批的有关项目呈现“三多”的特点,即数量多、质量高、类别多,无论是在立项数还是立项资金上都获得新突破。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获批项目情况吧。
重大项目
1、汤开建:澳门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汉文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 (1500-1840)
项目介绍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港澳回归的迫近,澳门史研究开始吸引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澳门史关联着中国从古代社会步入近代社会的一个个重要节点,对其研究无疑具有多方面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课题对1500-1840年间澳门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文献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建库、研究,将对所有该时期澳门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汉文文献档案进行汇释和校对,在广泛收集散存在各国的资料基础上,对这些汉文档案文献资料展开总体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这一时期以澳门为中心参与东方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欧美国家展开研究,最终形成一个主课题,四个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即“1500-1840年澳门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汉文文献档案全编”,以及“以澳门为中心的伊比利亚国家在东亚海域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研究(1500—1840)”、“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澳门的经济文化交流(1620-1840”、“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广州、澳门的经济文化交流(1600-1840)”、“鸦片战争前法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澳门的经济文化交流(1700-1840)”。
项目负责人简介
汤开建,湖南长沙人,博士生导师,太阳城集团教授、澳门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史、澳门史、中外关系史、西夏史。1997 年获“香港回归庆功”国家三等功;2008 年获法兰西文化教育骑士勋章;著有《天朝异化之角:16—19世纪西洋文明在澳门》等20多部著作。先后在《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目前主持国家重大项目《澳门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汉文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1500-1840)》等多个国家级项目。
2、王京州:中国古代类书叙录、整理与研究
项目介绍
中国古代类书是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积累的结晶。魏晋六朝以降,历代类书的编纂绵延不断,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和利用类书文献,挖掘和阐发其文化价值,对全面规划和建设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课题旨在通检历代古籍目录,全面调查海内外各大公藏单位,将现存古代类书逐一编目,详细撰写提要,同时影印汇刊稀见类书珍本,并迻录历代类书序跋题记,进而对中国古代类书发展史进行全面的审视和研究。旨在为学界提供:⑴一部体例完善、收录全备的类书工具书——《中国古代类书总目提要》;⑵一套类书珍本文献库——《稀见类书珍本丛刊》;⑶一部类书序跋资料集——《历代类书序跋汇编》;⑷一本类书史研究论著——《中国古代类书发展通史》。
项目负责人简介
王京州,四川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副经理,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理事。出版《陶弘景集校注》、《魏晋南北朝论说文研究》、《七十二家集题辞笺注》、《北望青山——年谱中的那一代学人》,荣获宋云彬古籍整理青年著作奖。
3、贺仲明: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启示研究及文献整理
项目介绍
本项目研究百年来中国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意在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为主线,研究自“五四”以来百年乡土小说在现代转型过程中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历史纠葛与现实互动,揭示文学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历史关系和理论逻辑关系。 并以对当前乡村文化现状和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论述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实际探讨文学参与乡村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与当代意义,为乡村文化的建构提供文学路径和理论支撑。同时对现代乡土书写和理论史料进行整理研究,结合乡土小说叙事文本进行分析论证和理论阐释,史料与文本相互印证、相互支撑,力图客观、完整地概括现代乡土社会变迁及乡村文化的全貌,填补现代文学和乡土文学研究中的空白处。
本项目由太阳城集团贺仲明教授担任首席专家。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为浙江大学姚晓雷教授、山东大学史建国副教授、西北大学雷鸣教授、渤海大学韩春燕教授、太阳城集团张丽军教授。
项目负责人简介
贺仲明,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主编。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版《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等专著7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发表论文280多篇。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
张小贵:中古波斯文法律文献译注与研究
项目简介
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历史系张小贵教授所申报的项目“中古波斯文法律文献译注与研究”获批为2019年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该项目主要对中古波斯文(Pahlavi)法律文献《千条律例书》(Mādayān ī Hazār Dādestān)进行汉译、注释和研究。《千条律例书》是现存唯一一部伊朗萨珊王朝(Sassanid, 226—651)时期的法律文书。该项目拟采用古典伊朗语文学、文献学的方法,以俄国学者和德国学者的拉丁转写本为底本,认真校对文书的影印本,比勘异同,形成更为可靠的转写本;在此基础上参考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文书全文汉译,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讨论。
此外,项目还将参考国际学界的研究成果,对萨珊伊朗法制的法理依据、法律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阶段性的特征等进行考察,对萨珊伊朗法制史进行系统研究。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古伊朗法律与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的互动进行考察,对丝绸之路上有代表性的几种法律文书进行综合比较研究。
项目负责人简介
张小贵,1996年—2006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山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太阳城集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赴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德国图宾根大学汉学系访学进修。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外来宗教文化史。曾在《文史》《世界历史》等刊物发表中英日文学术论文50余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两部、主编论文集一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基础研究项目和子项目各一项。2015年起先后担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广东省历史学会理事,并兼任《唐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编委、《欧亚学刊》顾问。
资料来源|各项目负责人
文案|陈颖文
排版|马晓琪
审核|肖丹
终审|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