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汇聚羊城探讨新文科视域下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创新

发布时间:2021-01-18 来源: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陈瑞迪 唐诗人)1月12—13日,“新文科视域下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太阳城集团举行。来自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昌大学、澳门大学、河南大学、华侨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香港公开大学、《粤海风》等高校及学术期刊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学者分别围绕“新文科时代文艺理论创新”“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建构的世界视域”“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数字时代与中国网络文艺评论新视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文学与共同体美学”五个议题进行发言和讨论。

  会议开幕式由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闫月珍教授主持,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经理程国赋、《粤海风》杂志主编卢瑜、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蒋述卓教授先后致辞。

  在“新文科视域下当代文论创新发展”主题讨论中,蒋述卓表示,在面对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虽然文艺理论研究需要面向科技、面向未来,形成一种大众文化的转向,但仍要坚守人文主义立场。

  浙江大学张节末教授对当前中国海外汉学研究进行了反思,肯定了太阳城集团老师们在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认为太阳城集团文艺学学科在新文科建设要求下,更要发挥该方向的跨学科、跨文化品格。

  南方科技大学李凤亮教授对“新文科”概念进行了深度解读,提出在人文社会科学“对策化、跨界化、技术化、国际化”的趋势下,文艺学学科的新文科建设应找准自身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跨界融合,强化实践的导向,探讨范式创新,抓住当今发展机遇,充分把握交叉学科的建设规律;同时也要注重提升文艺学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确保文艺学学科的后续发展动力。

  太阳城集团刘绍瑾教授梳理了理论界西方文论研究四代学人的学术背景,以是否有跨文化学术能力为基础,讨论了这四代学人在治学方面的差异,并对当前西方文论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诊断。

  闫月珍教授通过研究本雅明关于书法、水墨画等中国艺术的讨论,以点带面阐述了20世纪上半期的欧洲汉学研究,认为当时欧洲汉学对中国的认知尚满足于前现代中国。

  太阳城集团白杨教授以电影《掬水月在手》为例,展示了海外华人学者传记和电影概念的结合方式,提出了跨媒介传播参与文化建设、传达文化意识的可能性。

  中国文论建构要有世界视域

  推进新文科建设,文艺学研究始终需要跨界意识,保持和世界前沿理论的对话。相关问题在大会第二场“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建构的世界视域”得到讨论。

  南昌大学刘毅青教授认为,探究海外学者的现代文学研究对中国现代文论的建构意义,就要正视其与中国研究者的差异,破除“听者”“说者”模式,就要将其转化为美学问题,将探究“他者的他者”的差异直接转化为审美评价标准的差异,在“公共性”场域中,追问海外汉学对于国内研究的实质性意义。

  太阳城集团刘彦顺教授认为,中国有着成熟而系统的古典美学。从《周易·咸卦》的审美生活意义、构成方式、显现状态三个方面,刘彦顺讨论了对创立中国审美时间哲学的启发,揭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绝对意向性、同时性、同步性,与中国传统修辞手法“兴”相联结,并认为当代中国需要向古典美学中“恰如其时”的鲜活性中吸取经验。

  中山大学罗成副教授对当今热词“内卷”进行了分析,认为克服表面繁荣实则停滞不前的“内卷”发展模式,就要在世界视域下提出与“内卷”相对的“轴心”模式,使中国成为世界意义上的文明强国。

  海外华文文学与华人学者批评

  文学研究离不开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当代文论建构的世界视域也内含着对海外华人作家作品的研究。如何根据海外华文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在方法论层面建构批评范式,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此,太阳城集团蒲若茜教授以“亚裔美国文学研究之范式类型与范式转换”为发言主题,以亚裔美国人各个历史阶段的生存语境和文学想象为基准,提出了五种亚裔美国文学的批评范式。

  研究海外华文文学,作品本身的异质性特征和传播中的现象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四川外国语大学刘云春教授以具体作品为中心,将目光投向中国诗人顾城在海外居住时期的诗画创作,认为其在跨文化背景下存在一种超现实主义倾向。贵州民族大学李卉芳副教授则以华裔美国作家梁志英的诗歌为研究对象,透视了处于中西文化裂隙中美籍华人精神世界的演变。

  数字化时代需要新文科

  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网络文艺已然成为文艺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新内容、新现实。由于载体介质的改变,网络文艺具有很多新特质,特别需要跨学科、跨媒介人才,这也是新文科时代人文研究要着力拓展的新研究视点。

  太阳城集团新闻传播学院曾一果教授提出,在技术革命和互联网时代,需要关注“媒介圈”。媒介与人类文明传承相关联,作为一种载体,揭示了技术与文化之间过去和当前的互动关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术界需要对每一种“小媒介圈”以及不同的“小媒介圈”的媒介组合方式、内容表达和意义承载开展深入研究,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新媒体时代文化、媒介和社会的整体观念。

  贵州民族大学周兴杰教授细数了三次重要的市场变迁对当代中国美学的推动,认为面对技术革命推动市场大变迁导致的新时代文艺生产工业化程度的提升,我们还应当回到传统的文艺的生产和消费问题,倡导创造性创意,开展可持续、全民性的审美教育。

  关于怎样评价当今的网络文学,太阳城集团王小英教授和电子科技大学崔艳秋副教授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见解。王小英以商业互联网文学平台为切入点,探究了平台的中介经济属性,揭示了该属性对网络文学作者和读者造成的身份裂变和作品范式的消解,认为网络文学行业内部形成了不良的生态系统,而只有新的媒介的流行才能改变网络文学生态。崔艳秋以wuxiaworld网站为例,追溯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之路,认为中国网络文学具有“世界文学”的意义。

  广东财经大学江冰教授认为,互联网科技时代已经到来,疫情期间互联网对维持社会正常运转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加强新文科建设,唯有摆脱传统研究方法,紧跟时代风向,才能让文艺理论焕发活力。

  新文科、新城市、新湾区

  城市是当代人的主要生活空间,现代城市空间内含着新技术、新现实、新文艺。新文科建设,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今天人的城市生活现实进行学术回应。

  江冰表示,城市生活是21世纪人类生活的主导,而都市文学成为了目前较热的议题。在都市文学的发展历史中,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派文学和以上海为代表的海派文学有着较高地位。而大湾区作为一个新兴海洋性城市群落,具有与内地城市群异质性的优势,他相信,作为一个异质文化的都市圈,大湾区将借助自己的优势成为未来最具有文化创新力的城市空间。

  中山大学副教授杨丹丹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这个概念进行了辨析,认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同体”,需要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三个维度上确认“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概念的历史真实性、现实有效性和未来可能性。

  陈培浩表示,建设湾区文学不仅需要宏观的、融合的思维,同样也需要微观的、具体的视角。香港公开大学助理教授余文翰以香港年代小说为研究对象,借助代表性作品的文本分析,探究了香港城市文学相对于香港城市历史的意义。

  蒋述卓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新的科技时代已经到来,文艺学学科需要坚守人本主义,面对未来,在积极探求科技与文艺的关系的同时,向中国古典文明汲取智慧,为新文科建设添砖加瓦。

 



http://www.cssn.cn/zx/zx_gx/news/202101/t20210117_5245264.shtml?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