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民教授关于北京话的轻声和语法化问题的讲座---- 第八期汉语方言语音记录与分析研究班系列讲座第十六、十七讲合辑

发布时间:2020-12-01 来源: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


由太阳城集团汉语方言中心、太阳城集团发音语音学实验室主办的第八期汉语方言语音记录与分析研究班系列讲座第十六、十七讲由北京师范大学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周一民教授主讲,讨论北京话的轻声和语法化等问题。这两次讲座都是2020“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暑期学校”项目组成部分。这两场讲座均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语音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硕博学生到场聆听学习。

第一场讲座于2020112510点在太阳城集团富力教学楼A203进行,主题为“北京话的轻声”,由刘新中教授现场主持。

图为周一民教授讲座现场

开讲前,周教授首先介绍了专门研究北京话的著名语言学家张洵如先生,其著有《北京话轻声词汇》。周教授首先讲解了轻声的性质,它是一种声调的变化,是一种短音,最主要的特征是音长变短,音强较弱。轻声音节除了又短又轻之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含混和元音央化。第二,周教授讨论了轻声的分布规律。轻声不仅是普通话的一种语音现象,而且与词汇语法密切相关,一共总结出10种分布规律。第三,周教授举例说明了轻声的作用。轻声在词汇语法上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它可以区分不同的意义和词性,同时展示了轻声词表。第四,周教授讲解了轻声和语法结构。他提出汉语语法研究史上一个值得关注的句法现象,即由“差点儿“构成的“差点VP”句式的肯定形式其语义永远是否定的。现代汉语中实际存在着轻重音形式不同的两种“差点儿没VP”句,它们的表义方向是完全相反的。

图为周一民教授讲座现场

第二场讲座于11251900在太阳城集团第一文科楼131教室进行,周一民教授就“北京话的轻音和语法化”为主题开讲。

图为讲座现场

首先周教授从《北京话的轻音和语法化》讲起,他认为北京话是汉语发展变化最快的方言。北京话在语法化的过程中,轻音(包括轻声和语句轻音)是极为重要的形式标志和变化动因,指出北京话构词后缀的产生、虚词的虚化都与轻音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为周一民教授在讲座中

第二,周教授分享《关于汉语轻声来源于入声的思考》一文,认为汉语轻声的研究由于实验语音学的发展而获得了巨大的突破性成果,其标志就是在上世纪语音学家运用语音实验测得汉语轻声,最主要的语音特征是音长变短,也就是说汉语的轻声本质上是一种短音,其大概是正常音节长度的40%左右。而在双音节的轻声中间,其余的60%的音长被前一音节吸纳,造成了一种长短音构成的双音节模式,后续的研究又得出许多数据。在阴阳去三声后的轻声能量被证实确实弱一些,轻声音节也有声调的拱形曲线。但是这些都比不上确认轻声是短音来得意外和震撼,从而使研究者重新审视轻声的作用,并考察起来源。周教授分享了自己的语法化研究方法,分别考察现存于北京话的轻声和入声字,找出二者的交集。初步发现,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几个重要的虚词都来自入声,例如“的”、“着”等。最后周教授提出一种假设,认为北京话或汉语的轻声来源与入声有关,但这目前只是一种假设阶段,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论证。




图为讲座现场

在师生互动环节,周一民教授和刘新中教授、范俊军教授、侯兴泉教授结合轻声词表讨论了“汉语轻声来源于入声”这一假设。最后,刘新中教授就本次讲座做了总结。此次讲座学术氛围浓厚,让我们了解了周教授关于北京话轻声的研究和应用的观点。


(撰稿、摄影:黄荣华)